欢迎光临绿博农业规划设计院官方网站!
绿博农业规划设计院
News and information
新闻资讯
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: 绿博农业规划设计院 > 新闻资讯 > 行业资讯
广顺推动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样板建设
2024-12-24 返回列表
   近年来,长顺县聚焦农产品全产业链建设,全力打造广顺镇为主导产业优势明显、产业链条深度融合、经营主体蓬勃发展、农民就业增收显著的农业产业强镇。2023年8月,广顺镇被农业农村部、财政部认定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。
    日前,走进广顺镇来远村粤港澳大湾区蔬菜基地,绿油油的西洋菜长势喜人,一大片向远处铺开。来远村务工群众袁脆幺拿着菜筐,按照一定的尺寸进行采摘,不一会儿,便装满了菜筐。

据了解,来远村粤港澳大湾区蔬菜基地总面积1300亩。2023年,引进贵州绿格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营,采取“公司+种植基地+合作社+农户”运营模式,发展西洋菜800亩、枸杞500亩,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务工就业和村集体经济增收。

    基层干部服务质量的提升,得益于村级基础数据“一张表”的推广带来的变化。“用在填报表的时间少了,有了更多时间到企业和田间地头收集、处理问题,大家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。”广顺镇来远村党支部书记左富元表示,现在村里面的干部普遍感受到了“轻装上阵”带来的好处。

    另一边,在贵州天仁乙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菌棒生产车间,工人们正进行红托竹荪菌棒的装袋、上架、灭菌、冷却、接种、入库,现场机器轰鸣,一派繁忙景象,为下一季红托竹荪增产增质打下坚实基础。

     种质资源是红托竹荪产业发展的基石。发展过程中,该企业成立研发中心,不断加大科技投入,引进8名专业人才对红托竹荪、羊肚菌等开展研究,培育适合贵州及周边省份推广种植的食用菌品种。同时,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院、贵州大学食用菌研究院、贵州省农业科学院、贵州理工学院保持长期战略合作,为基地食用菌菌种菌棒生产和食用菌种植、精深加工提供技术支撑。

    “红托竹荪传统的种植模式每亩种植成本大约在3.5万~3.6万元之间,经过和省农科院、贵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以后,提升、改进技术直接降低了种子成本、种植成本问题,每亩成本减少了1万元左右,出菇时间缩短了,产量也上来了。”贵州天仁乙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文平表示,该企业发展的羊肚菌、红托竹荪产业直接或间接带动移民搬迁安置点附近群众就业2万余人次,下一步,将继续加强品种研发,扩大食用菌种植面积400~600亩,带动更多群众务工就业。 

    生猪养殖是广顺镇的主要农业产业之一。在广顺镇四寨村柜子大坡,由桂林力源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猪曾祖代+祖代核心育种场正在开展种猪育种工作。从养殖区的监控大屏可以看到,工人们只需要按下智能系统启动键,就能实现为上千头猪自动喂食、自动测温、自动清粪,不仅能够阻断疾病传播,还使产量得到了稳步提升。

    “我们实行了5级安全防疫圈,全场实施高效的机械干清粪工艺,同时采用粪尿分离系统,在污水处理工艺上选用预处理+黑膜沼气池+两级A/O发酵+芬顿除色系统,流转1800亩土地消纳达标排放的污水,确保防疫安全和污染物不外排、不渗漏、可利用。”贵州智源种猪繁育有限公司外协经理燕城勇介绍说,柜子大坡基地治污环节总共投入600余万元,定期对水源和污水开展检测,守牢生态环保底线。

    据了解,该基地占地3400亩,建设配怀舍、分娩舍、GGP保育舍等共13栋猪舍和配套设施,每年可出栏祖代和父母代种猪4万头,年产值1.5亿元。

    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创建以来,广顺镇依托系统化布局、规模化生产、产业化加工、品牌化销售为抓手,按照宜种则种、宜养则养、宜工则工原则,推行山地立体高效农业发展模式,大力发展水稻、苹果、蔬菜等种植和生猪、蛋鸡、肉牛等养殖,确保各村(社区)有1至2个特色产业,实现村村有产业支撑。





客服微信
绿博农业规划设计院 电话:025-84347962 传真:025-84347963 地址:南京市栖霞区紫东国际创意园 邮箱:10856651@qq.com
Copyright © 2009-2015 绿博农业规划设计院 备案号:苏ICP备11065563号-3 公安备案号:32010202010161号